|
过去一年,在食品安全焦虑下,乳制品市场乱象可谓一大“敏感词”;而假冒绿色猪肉、甲醛缓释剂季铵盐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瘦肉精、地沟油等,也让消费者为了吃得放心而频频“被科普”。新的一年,要打好百姓保“胃”战,需要企业诚信建设,也需要政府部门转变监管被动局面,建设一个完整、立体、多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。 老问题屡禁不绝折射民生之痛 岁末年初本应是乳品促销的旺季,各大品牌却“不约而同”提价了。2011年里,知名洋奶粉上演价格“一年四级跳”,令消费者感叹乳制品市场的脆弱。除了“不约而同”涨价,瘦肉精、地沟油也是2011年里再度热火的食品安全“老”话题。 新问题新名词展现食品安全之变 过去一年里,食品安全的“新”动向中,消费者“被科普”的新名词不可不提:假冒绿色猪肉、甲醛缓释剂季铵盐、金黄色葡萄球菌,这些曾经距离消费者很远的科学术语,借助食品安全事件开始为人所熟知。 食品安全监管给力 体系化建设是关键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后,“监管被动化”是部分企业有恃无恐“钻空子”的重要原因。百姓能够吃上放心的食品,得益于政府各部门的严格监管。2012年,希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,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,为百姓打造绿色菜篮子。 专家认为,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简单的企业责任,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约束来彻底解决,要有专业化的政府机构去管理,有社会力量进行监督,形成一个完整、立体、多维的监管体系,才能真正让百姓“吃得安全、吃得放心”。 |
[ 返 回 ] [ 返回顶部 ] |
|
|